回應後疫情時代衝擊 合一建造未來教會

GOOD TV新聞中心採訪報導

 

臺灣華福與洛桑運動臺灣區繼今年1月10-12日在花蓮舉辦未來教會講座, 9月26-28日一連三天,再次邀請教會牧者、機構領袖來到屏東墾丁,分別就「福音使命」、「普世宣教」、「門徒教會」不同主題,透過網路跟國內外二百多位牧者同工腦力激盪,尋求神的心意及未來的教會的可能面貌。本台專訪世界華福中心總幹事董家驊牧師,暢談舉辦未來教會講座的初衷,以及兩次講座跟牧者互動的領受。

 

圖一:世界華福中心總幹事董家驊牧師接受本台專訪

 

圖二:參與墾丁場未來教會講座的講員。畫面來源未來教會線上講座

 

對於舉辦未來教會講座的初衷,董家驊牧師受訪表示,一開始辦未來教會講座的構想很單純,就是思想全球教會包括臺灣教會在內,在過去三年疫情,其實正在面對一個未知的處境,如何創造一個空間,讓教會的領袖能夠在一個安全環境,一起來探索我們怎麼樣往前走。

 

第一場講座辦在花蓮,很多夥伴還在問這是一場什麼聚會,我們要幹嘛?等到第二場辦在墾丁,因為有一半的人參加過花蓮講座,所以大家很快就進入狀態,談話也很敞開。董家驊牧師說,其實兩場講座都有相同的脈絡,就是籌備團隊思想要討論什麼議題的時候,一開始從教會端,想到要討論堂會的門訓,從國度觀,要討論普世宣教,但在籌備討論漸漸地發現,不論是門訓還是普世宣教,其實真正的核心是,回到福音的本質跟福音的大能,所以兩場聚會都是有3個主軸,第一場談福音,二、三場才是分別談門徒訓練跟普世宣教。

 

在墾丁辦的第一天福音使命講座中,馮珮牧師(高雄福氣教會)認為我們要注意在傳福音過程中,是否稀釋了所傳遞的福音,因此需要建立傳福音的平台,讓傳福音成為我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;陳維恩牧師(Radius訓練中心)也認為唯有整全的福音,才能帶來生命的改變;董家驊牧師(世界華福中心總幹事)也認為我們要有「道」福音的根本,也要有實踐的「術」,兩者取得平衡,才能領受神的大能。

 

董家驊牧師表示,一個堂會的牧者,總在尋找建造教會的方法,然而我們更應該問的是,這個方法背後的基礎是什麼,其實就是「道」,就是神學理論,所以當我們講「道」跟「術」的時候,「術」必需建立在穩固的「道」上面,這個「術」才不會變成「道」本身。神學理論跟信仰實踐不能切割,而是互相影響、互相豐富的,方法很重要,但是不能只追求方法,而忽略了背後的福音的大能。

 

圖三:黃志靖長老、萬力豪牧師、蔡慈倫院長、柳子駿牧師(左起)回應福音使命主題。畫面來源未來教會線上講座

 

圖四:黃志靖長老、陳維恩牧師、戴繼宗院長、柳子駿牧師(左起)回應普世宣教主題。畫面來源未來教會線上講座

 

圖五:黃志靖長老、黃大山牧師、萬長平傳道、董家驊牧師(左起)回應使命門徒主題。畫面來源未來教會線上講座

 

 

與牧者分享交通 打開眼界

 

 

「面對未來的教會,大家不需要做一樣的事情,教會的未來不需要每一間堂會都長同一個樣子,用同一套策略。教會堂會的多樣性,恰恰是面對未來不確定性,上帝給我們一個很大的禮物。」董家驊牧師說,我們不知道未來會怎麼變化,所以我們需要有大教會Megachurch、中型教會、小型教會、微教會,因為談論哪一種教會架構,才是教會的唯一未來,是根本談不下去的議題,回顧2000年大公教會的歷史傳統,教會就一直多樣、多元存在。合一絕對不是形式上的合一,不是每間教會都長得一模一樣,才叫合一,而是我們雖是不同的肢體,卻領於一個身體,同領於基督的寶血。在福音大能當中,我們可以在信任跟友誼當中,發表不同的意見及看法,仍發自內心的愛,為我們的弟兄姊妹守望禱告,尤其教會在愛心上,在對彼此的友誼上,展現在基督裡的合一,這是教會對這個世代非常美的見證。

 

「透過不同教會牧者的分享,我覺得我的眼界真的被打開了!」董家驊牧師說,講到門徒訓練,原以為楊錫儒牧師(高雄福氣教會主任牧師)會講教會的幸福小組,然而反倒從十字架的福音,談絕對的恩典跟絕對的真理,如何在這當中牧養建造基督徒;接著葛兆昕牧師(屏東和平長老教會主任牧師)分享,他用不同面向逐步建造教會的心路歷程,看見他們無私把內心深處最真實的感受和觀察,以及務實回應上帝的呼召,這個過程本身就感動人。

 

辦了二次未來教會講座,未來是否要繼續辦下去呢?董家驊牧師說,未來要不要繼續辦,怎麼辦,都還在研議中,大方向是台灣牧者一起走出去,世界各地的華福合辦類似的講座,分享台灣教會經驗,彼此祝福。

 

 

(188)

You may use these HTML tags and attributes: <a href="" title=""> <abbr title=""> <acronym title=""> <b> <blockquote cite=""> <cite> <code> <del datetime=""> <em> <i> <q cite=""> <s> <strike> <strong>